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行政主导的公车改革必须釜底抽薪

朱达志

公车改革是个老话题,改了多年还在提。这或许说明,此项改革的成果很不如人意。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来自体制内的公车改革新建议,都是在概念上玩文字转换术,新瓶装旧酒甚至只是将旧瓶子洗了洗。不过,民革中央在今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提案,倒是有些新意,最近又被媒体翻出来说事。

民革中央的提案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控制公车总量和配备,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只有公务用车。二是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监控机构不受当地政府领导,直接向上级负责,网上公开查询记录。三是大规模用车社会化。四是对不配备专车的公务员按照一定标准实行适当交通补贴。

这个建议,参照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但真正实行起来谈何容易。目前国内搞得还有点样子的车改,无外乎三种模式:一是公车货币化模式,以广东珠三角、辽阳弓长岭区为代表,其措施是公车全部收回,公务人员按照行政级别给予补贴。二是公车集中管理模式,以昆明为代表,其措施是党政机关的所有公车全部停用,或上缴至各区组建的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或拍卖收回部分财政经费。三是取消单位公务车模式,以杭州为代表,所有公务用车集中至杭州市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单位公务用车可向中心提前预约租用,同时按级别给公务员发放车贴——不同的是,杭州车改没有采取“货币化”现金补贴的模式,而是将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中。

说实话,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劣,是否具有普遍推广意义和实际效果,至少我本人很难断定,只能凭逻辑和常识对它们进行一个简单解读:

像杭州那样,将所有公车集中到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统一调度使用,同时按级别给公务员发放车贴。尽管杭州的车贴被全部打入“市民卡”中,但它跟现金也没有什么区别,不仅可以在出租车上刷卡消费,还可以在数十家汽车4S店、加油站使用,车辆保险以及维修也可以使用该卡;而且,额度也是很可观的:依职务高低,每人每月最高的达2600元——都够养两台以上的车了。

像昆明那样,党政机关所有公车全部停用,公务员平时用车由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提供。这个方案看似彻底,但实行起来效果如何,恐怕变数很大。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套措施,恐难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效应出现。

而珠三角等地的公车货币化模式,曾长期被认为是公车改革的方向。平心而论,这个模式不左不右,利益兼顾,效果应该有些。但是,其对公务员堪称高额的现金补贴(6年前,最高补贴就达每月近3000元),却广受诟病,被认为是变相的福利发放。尽管此举对机关用车总费用的下降,有较明显的作用;但这样的效果与民众的怨气不但没被平息反倒有所加重这一现实相比,是否得不偿失,也还是一个问题。

实话实说,行政主导的公车改革,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是会把公务员自身的利益看得很重的。我实在搞不懂,公车改革为什么就不能再彻底一点?如今那么多人削尖脑袋往公务机关钻,并不是只看在做了公务员就有公车坐这个份上,他们深知在政府里“为人民服务”,好处太多了。如今城市里稍有点资历的公务员,哪个买不起、养不起一两台车啊?国家一声令下,彻底取消公车,难道他们就会纷纷离开机关,让政府关门?

这个问题,太具有中国特色了;国外基本上不存在“公车问题”这一说。据对日本、英国、德国、瑞典、芬兰、美国、印度、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务用车管理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其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对公务配车和公车标准及适用范围有严格规定,一般只有内阁部长可以配备专车,但也仅限于执行公务,下班以后的私人活动一般乘用私家车。二是对公车使用全过程实行严格的登记管理。三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公车使用情况实行科学监控。

而必须指出的是,国(境)外所实行的上述公车管理制度,是有一个基本前提的,那就是,他们所谓公车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务用车”,而我们所谓公车,却是指“公务员用车”。换言之,人家的公车是用于上班时间办理公事的,而我们的公车大多数时间却是用于公务员上下班交通。现行的车改,不管属于哪种模式,真正的公务用车,都是保证了的;而所谓车贴,实际上是用于补贴公务员上下班交通费用——这个“车贴”,在人家那里也是不存在的。说实话,这非常不合理!一般民众上下班天天挤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或开私家车或打的,凭什么公务员的交通问题,就需要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难道他们真的高人一等?

行政主导的公车改革,是很难突破某些障碍的。说到底,真正有效的车改,釜底抽薪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此问题交由全民讨论,从中产生方案,对所有公务机关的公车费用,制定严格的预算(总体而言不得高于现在的公车实际发生费用的一半),由人大审议通过并严格监督执行,对公务员上下班交通的公车使用彻底断奶;同时,对公务员的交通补贴,一律取消,或者参照一般国企职工的标准执行。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其他真正有效的车改方案来。

首发: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台复兴评论 http://pinglun.cntv.cn/20101122/105336.shtml

话题:



0

推荐

朱达志

朱达志

255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时事评论员 zhudazhi@vip.163.com weibo.com/zhudazhi 微信 zhudazhi028 公号 dlnmzdz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