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女排又胜了,“女排精神”又灵魂附体了,久违的“拼搏精神”又出现在大量报道和自媒体文章的标题中、正文里……
 
其实,拼搏二字在1980年代以前是很少出现在新闻报道和各类宣传文章中的,那时候的高频词是战斗、奋斗、斗争等等。中国女排五连冠后,不知是谁感觉战斗、奋斗、斗争这样的大词已经不足以形容女排健儿们的自强不息、玩命搏击,才发明了这么一个词来,并且后缀精神二字,使之成为了“女排精神”的核心内涵。这或许就是“拼搏精神”的由来。
 
那么,“拼搏”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从语词上讲:“拼”者,即为达目的而不惜代价,甚至可以付出生命;“搏”者,即在没有成功的可能或可能性极小的情况下,破釜沉舟、放手一击。两个字合起来讲,就是豁出性命、竭尽全力、不顾一切,以极度的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
 
说白了就是,拼了这条命不要也必须拿第一!
 
可是这精神实在有些经不起推敲。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最主要的目的当然不是在比赛中争第一,而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是在那个时代(当然现在也差不多),强身健体并不是运动竞技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国争光”。而只有在各种国际性赛事中拿第一,让五星红旗在别人的国土(体育馆和赛场上)冉冉升起,才算是为国争了光。于是,才出现了这样的悖论:本该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运动竞技活动,变成了“不要命”。
 
我这些说法可不是栽污恶攻。如果当年学校考试,要求学生解释什么是“拼搏精神”,标准答案一定是这样的:中国女排在世界级大赛中荣获“五连冠”,她们那种为了国家荣誉而拼命争取、全力搏斗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就是拼搏精神。
 
那时候,各行各业都在学女排,学习她们的拼搏精神。“拼搏”成为那个时代最励志的鸡汤。像1950年代“亩产万斤”一样,只要具备拼搏精神,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什么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直到十年后,拼搏精神仍然在激励着一代青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1990年代一篇被当作范文的中学生作文《论拼搏精神》这样写道(请忽略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
 
庄严的国歌声中,抬头注视五星红旗,它正在微风中招展,一片火红是那么富有朝气和活力,那么的催人上进,让我们不仅想起许多……
 
阳光下的绿茵场,升起阵阵硝烟,面对一个个矫健的身影,我们的心也随之沸腾,但最令我们为之感动的,是那拼搏的劲头。
 
拼搏,应是每一个真正的人所应具有的精神。面对迎面而来的每一个困难,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退缩吗?不,我们需要的是拼搏。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往前走。拼搏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不是空喊号子,拼搏是长期的,需要用坚韧的毅力来维持,需要让坚定的信心来导航。我们今天的学习,便是人生一个漫长的考验,对于我们来说,长期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拼搏精神也必不可少,它使我们在成绩的肩头上迈向另一个目标,它使我们的追求无止无境。
 
 
今天的中学生读了这篇范文,肯定会嘲笑“前辈”如此拿衣服。可是,当时的青少年就是那样拼啊!不服不行。
 
在这届里约奥运会上,当年五连冠的中国女排“铁榔头”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又一次拿下了世界冠军。全国人民又沸腾了,爱国激情又澎湃了,女排精神又回来了,拼搏精神又灵验了……可是我们来看看从1980年代“拼搏”出来的郎平本人是怎么说的——
 
“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
 
其实,无论是当年五连冠,还是今天又夺奥运冠军,让中国女排屡创佳绩的,不是什么拼搏精神,而是科学训练加人性化管理精神。
 
 
话题:



0

推荐

朱达志

朱达志

255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时事评论员 zhudazhi@vip.163.com weibo.com/zhudazhi 微信 zhudazhi028 公号 dlnmzdz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