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周日上午,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办公楼门前的红色“九龙牌楼”被拆除完毕。国开行新闻处相关工作人员称,根据中央第五巡视组反馈意见及长安街沿线景观、照明等统一要求,该机构对其办公大楼门前的牌楼进行了整改。
 
长安街南侧国开行总部大楼前的那座熠熠生辉的仿古牌坊,在周遭清一色现代建筑中确实显得非常抢眼,从纯美学的角度上说也很不协调。当初就不应该建,现在拆除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区区一座牌坊到底触犯了什么禁忌,会在一夜之间被拆除呢?
 
很多人不明就里,故而引发了不少猜忌。毋庸讳言,九龙牌坊放在国开行这样一个带有行政职能的法人机构门前,确实不合适。九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既是至高权力之象征,也有江山社稷之譬喻,还是治水达人之借代。就后者而言,古代中国就有九龙治水的传说。明代何景明在《九川行》中如此描述:“帝遣九龙下,治此江汉安。”治水也要在“帝遣”之下,可见九龙之至尊。何况,国开行又不是水利部。
 
当初决定在国开行门前建九龙牌坊的领导,是不明白上述常识和基本道理呢,还是脑子里有某些迂腐观念作祟?不管是做事为人,还是经商从政(尤其是从政),中国文化中某些千年传承的伦理规矩,是不能不讲的。在旧时代,僭越本分可是大逆不道;而在今天,建这么一座不伦不类又赫然醒目的牌坊,至少是不合时宜。
 
问题是,这么一个不正确的牌坊,矗立在国开行楼前已经三年多了,为什么到今天才被中央巡视组“拿下”呢?从照片上看,那个牌坊跟周遭环境乃至所属大楼确实不协调;而经常在北京西边活动的“道友”们,也认为它在周围的现代建筑中非常抢眼。这期间,有没有市民、观光客或媒体对此发过“杂音”?如果有,那么面对舆论的批评,国开行领导是怎么回应的,或者说有没有过回应?
 
相关报道对此都没有交代。我想,应该有人会对那个牌坊指指点点、啧有烦言,只不过媒体不知道或知道了没报道而已。惜乎普通民众的这类声音很难传入国开行领导层诸君耳中;即便听到了,后者也不可能“高度重视”。要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可能真得有了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才行。
 
可是现在才拆除那座牌坊,是否晚了一点?沸沸扬扬的舆论就不说了,被巡视组“盯上”可不是好事。报道称,今年2月3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反馈了专项巡视情况,其中包括6大问题,既有“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薄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又有“铺张浪费、享乐奢靡问题突出,办公用房严重超标,在多地建高档豪华宾馆,闲置浪费严重”等等。这可不是小事。如果国开行领导层能早点听到民众和单位员工的逆耳之言,并有所敬畏,是不是就不会走得那么远了呢?
 
想起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在其河南省委书记任上所说过的一句话,“舆论监督也是一种正面报道”。其实从新闻业务上说,这也是一个常识。舆论监督好比体检,查出问题是为了有病早治,防止症状恶化。这当然是正面的。如果我们的媒体都能很方便地对国开行这样的大机构实施舆论监督,何至于到了今天被拆牌坊、点命门。
 
上级一声令下,国开行门前的九龙牌坊一夜消失。可是,实体的牌坊好拆,而要去除心中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牌坊,却不那么容易。
 
刊于今日中国青年报。见报版有少许删节,见报标题为:被拆的“九龙牌坊”为什么能立那么久)
 
 
话题:



0

推荐

朱达志

朱达志

255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时事评论员 zhudazhi@vip.163.com weibo.com/zhudazhi 微信 zhudazhi028 公号 dlnmzdz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