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华民国记者节是在9月1日。民国22年9月1日,国民政府发布有关保护新闻工作人员及维护舆论机关的命令;后来,这一天被官方确立为中国记者节,并沿袭至今于台湾。

1949年后,这个节日被大陆废止。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范长江等人发起的那个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成立日即民国48年的11月8日定为大陆中国的记者节。

今年这个记者节,是本人误入歧途十年来熬过的第三个记者劫。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这一劫看来绝不会止于今天这一日。这不光是因为新快报和陈永洲。昨天,二刘在本年度中国新闻奖颁奖大会上讲话,只字不提舆论监督,只说舆论引导。这是个太明显不过的信号了。我们的评论版还能坚守几天?除了腹背受敌(来自网媒和势利的资本),又迎来了当头一棒。纸媒的冬天是真的来了。

而我本人的职业生涯,似乎也到了一个瓶颈处。遥想当年,我还没有成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之前,可以说尚能写几篇基本像样的文字。十年前于中青报所发稿子中,有两篇竟成了范文,被选进大学的写作课教材。但自2003年进入报业后,就再也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了(虽然发过不少篇什,也连续几年承蒙鄢烈山刘洪波等大佬的厚爱,入了他们主编的年度选本)。到最近两年,竟至什么也写不出来。只好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我封笔了。猪打字封笔了?这是多荒谬的说法啊。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还真是这么回事。

不过,相对于那些“纯记者”而言,我还算是幸运的。我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记者,入行十年来做的一直是新闻评论编辑,只是在5.12地震后临时被抓去做了几篇报道,稍微有点成就感的,是采写了两篇地震救援中成都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先进事迹”特写。据说成都的哥5.12后突然扬名天下,以至于勾引来多家央媒(包括CCTV)和众多外地媒体前来采访,就与我们发的那几篇人物特写有关。

实话实说,相对于那些成天成夜跟“各行各业”打交道的“真记者”而言,我们这些评论员和评论编辑,还算是比较纯粹的新闻人。但这又能怎么样呢?

 

话题:



0

推荐

朱达志

朱达志

255篇文章 7年前更新

时事评论员 zhudazhi@vip.163.com weibo.com/zhudazhi 微信 zhudazhi028 公号 dlnmzdz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