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更需钟南山这样的知识分子
朱达志
钟南山院士一直是我十分欣赏的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有关他的消息我一般是不会漏过的。
日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应该鼓励发展民营医院。最近广东省重新启动了三甲医院的评审,有4家区县级医院首次获评三甲,还产生了全省首家三甲民营医院。钟南山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走新路的表现”,鼓励发展民营医院,可以与公立医院展开竞争,促进医疗水平和服务的提升,多种渠道缓解看病难。
不过,我清楚地记得,去年两会期间,钟南山院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却不是这样的。据2010年3月4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钟南山院士当时主张:社区医院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应提高社区医院投入。他的意思是:医院要发挥公益作用,就应该悉数姓公,即便是社区医院,政府也应该对其加大投入。为此,钟院士提出具体建议:“公立医院应该有输出,把它的技术、管理和人文理念输出给小医院……”
其实不光是钟南山,很多医学权威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在医改问题上,都或多或少地把“公益”和“公立”混为一谈了。他们大多认为,要想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必须确保医疗机构的公立性质。一提政府责任,就是“加大投入”,似乎钱能解决一切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此撰文指出:医疗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确保国民的医疗卫生基本保障是政府的责任,医院是不能也无法提供这种公益性的。而政府向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则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完成,不是依靠办医院来实现。社区医院尤其应该放手让民间资本进入。
时隔一年,钟南山院士似乎改变了看法,主张鼓励发展民营医院了。这令我有些惊喜。钟院士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有良知的学者之一。早在2004年3月两会期间,我就曾在一篇题为“钟南山何以成明星”的短评中写道,钟南山以其诚实和专业形象为中国在国际社会挽回了不少信心值。他之所以在2003年抗“非典”行动中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和明星,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身上所具备的非凡勇气、诚实品格和专业良知。
由此想起前两天就“知识分子”这个话题在网上跟一位朋友的一番讨论。她认为,制约中国更大步伐前进的,不是知识分子匮乏,而是专业人士太少。我不同意她的看法。国家建设固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社会进步却离不开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关注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显而易见的是,相对而言,专业精英易得,知识分子难求。因此我告诉她,其结论应该颠倒过来。
钟南山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如果钟南山院士仅仅是一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医疗专家,那么他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就远不能与其现在所发挥的作用相比较。当下的中国并不缺少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业务精英,但是像钟南山这样始终关注公共事务,关心社会建设,关怀民瘼民生,而又诚实、勇敢、科学地面对自己观点的知识分子,却是凤毛麟角。
深圳晶报3月6日专栏 http://jb.sznews.com/html/2011-03/06/content_1466727.htm
0
推荐